項目

復修小故事

〈三隻小豬與蘇蘇的三把風扇〉
蘇蘇是位90歲長者,透過鄰居介紹,致電凝聚石籬義工隊,因為蘇蘇雙腳乏力,沒法送風扇到冰室維修,希望義工隊能幫她修理風扇。小小編收到電話後,幾經轉折,終於找到住在附近的義工師傅幫忙。第二天一早三隻小豬(小小編按:其實只有小編是小豬身型,他與師傅都非常FIT????????)浩浩蕩蕩上門去維修。
原來蘇蘇有一次半夜起身時,不小心把風扇推倒,之後風扇一啟動就「咔咔」聲響,嚇得蘇蘇趕忙把風扇關掉,自此不敢再用,只能靠著一把在三年前用了三百多元買回來既座地扇,來應付這酷熱的天氣。但是,師傅一瞥,就發現那把座地扇其中一塊扇葉已經裂開,所以根本無法送出涼風,可想而知蘇蘇這陣子有多難熬。
面對風扇的怪聲,蘇蘇無計可施,嘗試在風扇的外殼又攝紙、又塞棉花棒,意圖減低噪音。後來又向上門安裝扶手的師傅求助,師傅隨便用玻璃膠固定風扇後膠殼(小小編與師傅表示:????),雖能降低丁點噪音,但很快就故態復萌,最後蘇蘇都不敢再用。
經我們的師傅診斷後,先把風扇的外殼拆掉,清潔風扇內部並重新上油,最後把鬆脫的地方鎖緊(原來只是螺絲鬆了),風扇便修理完is成,既寧靜又涼快。
本頁圖片/檔案 - IMG_1984
準備離開之際,小編忍不住想拿走蘇蘇那把三百多元的風扇,帶回中心把裂開的扇葉黏貼好。此時機智的小小編拿出AB膠(下次再介紹甚麼是AB膠),與師傅夾手夾腳把扇葉黏好。調皮的小編把餘下的AB膠搓成一個小擺設,不知道蘇蘇發現了沒有????
兩把風扇修理完畢,三集小豬正執拾行裝,蘇蘇有點靦腆的說,其實廚房還有一把風扇出了毛病。師傅豪氣的拍拍心口,二話不說便與小小編拆來研究。這把鴻運扇的主要問題是前面的轉圈壞了,不能轉動送風。在拆開的過程中,發現有些零件不見了,而且老化得很嚴重,所以根本拆不開。師傅想了想,決定先幫蘇蘇清潔風扇,之後將鴻運扇外圈調校到一個較好的角度,再用索帶固定。縱使風扇不能轉動送風,但調校好的角度讓送風方向更廣闊,以後蘇蘇煮飯就有涼風幫她散熱。師傅最後亦提醒蘇蘇,插蘇頭必須要完全插進拖板內,不可有丁點「腳仔」外露,否則很容易發生火警(師傅真細心????)。
本頁圖片/檔案 - IMG_1994
蘇蘇見到連廚房的風扇都解決了,笑得合不攏嘴,像是中了彩票一樣。看見蘇蘇滿足又快樂的笑容,小編與小小編都感到治癒,三隻小豬終於能安心地回家(其實是回中心繼續工作????

 

〈最好的禮物〉

 

本頁圖片/檔案 - 最好的禮物

於街站收到一位婆婆的求助,說家裏的電視看不到。原來婆婆的數碼電視壞了,朋友送她一部舊式電視,需要裝上高清機頂盒才能收看。婆婆在鴨寮街買了機頂盒回家後嘗試安裝,但總是沒法連接電視訊號。

 

小編得悉後上婆婆家了解一下,把各天線檢查及重新駁妥後,電視仍是一片雪花。小編打電話向師傅「求助」,師傅說可能是天線的接駁頭接觸不良,小編用清潔劑噴了一下天線接駁位,電視便出現正常畫面。本以為事情告一段落,誰知離開一會兒後,又收到婆婆的電話,說她剛才清潔塵埃時,不慎碰到機頂盒,結果令天線的接駁再次鬆脫,即使重新插上也出現雪花。看來情況沒有想像中簡單,只好「擇日重賽」,讓師傅出馬。

 

到了第二次維修,師傅看了看機頂盒,果斷地拿出尖嘴鉗將天線的接口夾緊,電視就「重見天日」(原來要這樣做才能改善鬆脫的接口,師傅果然是師傅)。舊式電視修好後,婆婆請師傅也檢查一下顯示有點問題的數碼電視,原來婆婆某天在看電視的時候,影像顏色突然變暗,朋友告訴她變了色的屏幕對眼睛不好,之後再沒有用過。師傅嘗試用遙控器調校設定,可惜原來遙控器也失靈。無可奈何地,告訴她這樣很難確定是否能修理。

 

師傅死心不息,希望也能修好數碼電視,回家找了儲存的物資,找到相同牌子的遙控器,第三次出征,師傳嘗試調校電視的光暗。經過反覆檢查後,發現電視患的是不治之症 — 顯示器損壞了。維修數碼電視以失敗告終,但婆婆沒有任何失落之意,她表示可下定決心丟掉了。離開之際,婆婆把一袋西餅和飲料塞到小編手上,小編當然不能接受婆婆的心意,上演一幕互相推讓的情景:

 

「唔好啦,再係咁我地要飲咖啡,無得撈啦」小編道。

 

「知啦知啦,下次唔會」婆婆笑言。

 

最終敵不過婆婆的堅持,小編只好把禮物收下,留待復修冰室服務日給師傅們享用。

 

相比起食物,婆婆在維修完成後心滿意足的樣子、聲聲感謝,令師傅們更感滿足;而且有機會幫助街坊解決各種「電器雜症」,復修後的成功感是最好的「禮物」。

 

本頁圖片/檔案 - 最好的禮物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