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德好調查:四成人指湯渣最主要廚餘 四大貼士減浪費
(報導來源:眾新聞)
煲湯是廣東人的文化,不少港人家庭亦喜愛煲湯,但餘下的湯渣卻造成浪費。食物回收組織「食德好」與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發布第二次「家居廚餘狀況」調查,發現四成受訪者指家中廚餘主要是湯渣,平均每星期煲2.5次湯,大部分人都指會丟棄湯渣。不過,有營養師指「湯渣食得唔好嘥」,因為湯水大部分的營養留在湯渣內,最好是湯和料一起吃,而湯渣亦可以製成其他餸菜,如炒飯、餃子等,減少浪費。
調查於今年3月至4月在全港18區以隨機抽樣方式,訪問了603人,了解他們的家居煮食習慣、廚餘意識,以及煲湯和菜式煮食的情況。調查發現,超過六成受訪者誤以為工商廚餘較家居廚餘多,但根據2016年的全港廚餘數量約為3600公噸,當中家居廚餘佔65%;家居廚餘總量,佔送往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量最大部分,有約22%,反映市民對家居廚餘的認知不足。
調查發現,受訪者家中廚餘主要來自湯渣,佔41%,平均每星期煲2.5次湯,以全港225萬家庭估計,港人每日煲90萬次湯,按每次湯渣重500克計算,即每日家庭湯渣重約450公噸,佔每日家居廚餘丟棄量近20%。調查指,經過歸納後,港人最愛的八類湯順序排列為:清補涼和淮山杞子湯、節瓜瘦肉湯、西洋菜豬脊湯、蕃茄薯仔湯、栗米(蘿蔔、豬骨、忌廉)湯、青紅蘿蔔湯、魚頭豆腐湯、排骨海帶湯。雖然以上湯料食材大部分屬可食用,如蘿蔔、瘦肉、肉碎、粟米、瓜等,但大部分受訪者卻表示,吃不完的話會丟棄湯渣。
另一方面,最受歡迎的五款菜式順序為:蒜蓉炒菜心、蒸排骨和蒸肉餅、蒸魚、蕃茄炒蛋、煎雞翼,而廚餘產生的成因,除了食材中有不能食用的部分,如蛋殻、魚骨、雞骨、蕃茄皮等,約接近三成;其次是不滿意食材新鮮度、經常錯估用膳份量、過度購入食材,上述三者各佔兩成。
大部分受訪者表示,煲湯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汲取湯中營養和按時進補,但營養師伍雅芬指出,只飲湯的話不能夠完全汲取湯中的營養,因為一些蔬菜的高纖維、碳水化合物及肉類蛋白質等食材結構較大,難以溶於湯水,大部分營養仍鎖在湯渣,建議市民「食得唔好嘥」,飲湯時把湯渣一起吃掉。
不過,不少人認為湯渣沒有味道而且口感不佳,食德好提出以下具體建議,可將湯渣重新烹調變菜餚,減少浪費。
建議如下:
- 用栗子或腰果代替肉類煲老火湯,味道與肉湯同樣香濃,不但有豐富的蛋白質,而且可大大減低脂肪含量。
- 推介蕃茄薯仔湯和蕃茄雞蛋湯,因為營養高、熱量低,而且廚餘不算多。
- 建議多進食馬鈴薯、木瓜、瘦肉及蔬菜瓜果,因為一些油溶性的維他命(A、E、K)、纖維、礦物質及部分抗氧化物不易被熱力破壞,長時間烹煮後營養仍可保存於湯渣內。
- 將湯渣廚餘重新烹調成食譜:
- 菇菌類:切粒切絲,用調味料醃好,作炒飯、炒麵,或作餃子、包點的餡料。
- 粟米粒:可以炒飯、炒蛋或作其他配菜。
- 蓮藕:刨成薄片,隨喜好灑上香料,放進焗爐焗至金黃香脆。
- 豆類:攪拌成豆蓉,伴以麵包或蔬菜條進食。
食德好建議政府,在家居廢物中首要解決廚餘問題,又建議推出食物捐贈減稅方案,讓業界有更大誘因去捐贈過剩、即將到期或已過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。在社區方面,爭取分區收集廚餘,由政府批出用地及設備支援,進行回收及循環再造。另外,希望政府增加市民對食材營養的科學認知,教育他們有效地汲取食材的營養和烹調方式,減少浪費。